新都二中简介
新都二中,西蜀名校也。学校位于距成都中区北20公里的古镇——新繁镇,创建于1764年,始名“繁江书院”,已有240多年办学历史。学校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讲求实学,造就通才”古老校训的激励下,学校培养出了大批优秀人才。中国现代文豪艾芜,著名作家哈华,神话学家袁珂,革命家、清华教授刘弄潮,革命烈士周从化等,曾就读于此。当代著名学者、思想家、教育家吴虞1939年曾为新繁县立初级中学写了校歌(现为新都二中校歌)。其前身新繁中学为原温江地区重点中学,五十年代至今,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批合格的毕业生和优秀人才。
办学历史
1927年改模范小学为“新繁县立第一小学”。
1950年学校更名为“新繁县初级中学”。
1960年学校更名为“四川新繁中学校”。
2001年,新都区划为成都辖区,学校也随之更名为“成都新都区第二中学”。
2010年8月,初中部剥离,学校成为一所高级中学。
办学条件
·学校规模
学校占地百余亩,建筑总面积35903平方米;校园内校舍井然,植被覆盖面积占总面积40%以上,为区园林式校园。教学楼、住宿楼错落有致;综合楼建筑面积5200平方米,设有理、化、生实验室、微机室,阶梯、多媒体教室。教室全部配备了一流的多媒体设备。学生公寓可住宿1600余人。现有教职工173人(其中:高级职称61人,中级职称68人),教学班38个,在校学生2560多人,住校生1450余人。
·师资力量
新都二中以“德学兼修,至真至善,和谐发展”为办学指导思想,重视教育常规管理,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二中明白,建设一支精良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实施“名师工程”,培养一流师资过程中,学校采取进修、教研、科研相结合的方式,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和工作能力,加强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支持他们的学习深造,大力鼓励教师撰写论文和教学经验文章,支持参加高层次学术交流和出版教育教学专著。
由于措施得力,截止2025年学校师资雄厚,271名教职工中,高级教师35人,成都学科带头人及后备人选5人,区学科带头人6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四川优秀教师4人,成都优秀教师和优秀青年教师15人,成都德育先进个人1人,区优秀教师、优秀青年教师37人。教师参加全国省市科研论文评奖活动获奖段数百篇,在各类刊物上发表100多篇,这些优秀的老师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成长成才提供了最好的资源和选择。同时,二中还专门聘请外籍教师长期任教。
·学校配置
学校现有设施完备的理、化、生实验室,宽带上网的微机室、阶梯教室、多媒体教室等,现代化办学设施齐备,为学生在现代科学条件下学习提供了必备的条件。
·办学特色
学校坚持做到把学生“招进来,留得住,教得好”。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实施分层教学,分设文科、理科、艺体班,对文理班的同学做到出入自由,人性化管理。同时加强文科班理化生教师的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工作。另外,学校摒弃了传统的“填鸭式教育”的教育方式,代之以能力训练为中心,努力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通过几年来的发展,新都二中的文科班已经成为一个能让学生成才的班级,在今年的“二诊”考试中,新都区文科前三名都在新都二中。
办学成果
·学生升学成绩
新都二中2008年高考上本科线336人,理科上线226人(艺体24人),文科上线110人(艺体22人)。文科上线人数居全区第一,高中应届生上本科线248人,创历史最高水平。
·学校荣誉
新都二中高中教学连续20余次获得市教育局表彰,初中教学连年获得区一等奖。2004年高考突破200大关;2005年,学校教学质量取得了非凡的成绩:初三学生毕业会考500分以上97人,高三学生参加高考,冯时同学以695分荣获全区理科状元,被北京大学录取,学校一次性上本科线273人,创历史之最,居全市同类学校前列;2006年的高考“二诊”考试中,全区文科前三名,理科第二名均出自二中。2008年高考又获佳绩。
文化传统
·校徽
·校训
讲求实学,造就通才
·办学理念
把学校办成融传承繁江书院优良传统与现代教育思想一体,具有示范性和开放性的学校为办学目标。以全面提高素质、发挥个性特长、造就时代需要的“通才”为培养目标。以“团结进取,勤政廉洁”为领导作风,以“敬业、博学、自律、求实”为教风,以“立志、勤奋、文明、守纪”为学风,治学严谨,管理严格,师资雄厚,教育教学质量高。
学校位置
学校位于:成都新都区新繁镇正东街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