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中学简介
四川北川中学是四川北川羌族自治县唯一的单设高级中学。该校位于四川北川羌族自治县永昌镇常乐街1号,占地225亩,建筑面积7.2万平方米,可容纳86个班。该校创建于1944年,原名“北川县立初级中学”,附设三年制初级师范班。1953年学校迁入北川县曲山镇任家坪,更名为“北川县初级中学”。
1960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定名为“四川北川中学”。2008年5月12日下午汶川地震发生后,两栋五层教学楼垮塌,1000多名学生遇难。2010年8月,由中国侨联组织华人华侨援建的北川中学投入使用,原北川中学初中部单设为永昌中学,北川中学成为北川羌族自治县唯一的单设高中。
办学历史
北川中学创建于1944年,原名“北川县立初级中学”,附设三年制初级师范班。
1953年学校迁入北川县曲山镇任家坪,更名为“北川县初级中学”。
1960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定名为“四川北川中学”。
2008年5月12日下午汶川地震发生后,两栋五层教学楼垮塌,1000多名学生遇难。
2010年8月,由中国侨联组织华人华侨援建的北川中学投入使用,原北川中学初中部单设为永昌中学,北川中学成为北川羌族自治县唯一的单设高中。
办学条件
·办学规模
地震前,学校占地62484㎡,校舍建筑面积36921.85㎡,有48个教学班,其中高中班级30个,初中班级本部12个,新区6个,在校学生人数2761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2657人,占96.23%。
地震后,2008年5月12日下午汶川地震发生后,两栋五层教学楼垮塌。在这场巨变中,有1000多师生不幸遇难!随后1300余名幸存师生被转移到绵阳安置。温家宝总理先后七次看望北川中学师生受震后的北川中学。2008年5月19日上午,在汶川特大地震中遭受重创的北川中学在四川绵阳市长虹集团培训中心正式复课。
·师资力量
震前有教职工193人,其中:专任教师179人(高中96人,初中83人)。高中专任教师中,本科毕业86人(另有4人研修班结业),高中专任教。搬入新校区之后,全校师生齐头奋进,努力拼搏。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学校师资力量大幅提升,现有在编教师188人,其中研究生学历及在读研究生教师12人,高级教师37人,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37人(北京师范大学2人,华东师范大学4人,华中师范大学7人,陕西师范大学18人,东北师范大学1人,西南大学5人)。除此之外,还有北京支教教师16人,特聘专家型教师3人。
·硬件设施
重受震后的北川中学建的新北川中学位于北川县永昌镇,占地225亩,依山傍水、风景宜人,是新县城最为平整的一块土地,建筑面积72000平方米,占地面积达15万平方米,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是北川羌族自治县唯一一所高中。学校采取住宿制,同时容纳5200名学生学习、寄宿(学校有3000余学生),拥有千人会议室及高一、高二、高三教学楼等11栋建筑。功能用房、专用教室配套,设备设施完善。
办学成果
·学生成绩
据统计,2012高考,北川中学参考人数660人,本科上线326人,上线率达49.4%,同比新增144人(同比增长26%),达目标人数的194%。2013年高考成绩在2012年基础上更进一步,取得重大突破,高考一本线录取人数102人。
·学校荣誉
学校是“绵阳市校风示范学校”、“绵阳市甲级校风示范学校”和“四川校风示范学校”。先后获得“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四川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绵阳市示范党组织”、“绵阳市‘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称号。学校力争在2008年创建“省级示范高(完)中”,在此基础上把学校办成全省少数民族地区领先,在绵阳市内具有较强竞争实力的高(完)中,以逐步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学校。
2011年11月29日已经顺利通过省级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验收,2012年元月14日已经顺利通过省级实验示范校验收,计划在2012年底创建四川省级示范高中,到2025年达到国家级示范高中水平。2012年12月,被教育部确定为教育部首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学校,绵阳地区仅此一所学校。
文化传统
·校徽
北川中学的校徽设计中包含了“北川”、“翻开的书页”、“绿树”、“河流”几个意象,蕴含了晏钧设计独特的设计风格。“北川”两字模拟篆书笔法,线条匀称舒展,带有温文尔雅的书卷气。“川”字呈动感的波浪状,传达出“山谷间流淌的水”的本意,也描摹出北川的自然环境。“川”如翻开的书本,象征知识的河流。
“北川”两字共同组成了一棵在呵护下健康成长的树苗,是社会对北川的关爱,也是北川坚强重生的寓意。“北川”周围展翅的鸟儿在飞翔,是同学们美好的未来,是北川新的希望。阳光的金、绿构成校徽的色彩,也是对北川中学、对北川未来发展的美好祝福。
·校训
爱国、感恩、朴实、勤奋
学校位置
学校位于:四川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永昌镇常乐街1号